这个时节,还没到杏子成熟的季节,大家都不忙,订单也不多。

主要是杏仁油对于老百姓的需求,真的不大,上半年是他们最闲的时段。

管事接见了苏莞,那个伙计也给他们准备了茶水。

管事的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瘦瘦高高的,但面容比较慈祥,他来了以后,直接问苏莞要定多少油。

“姑娘,我们这里一斤杏仁油是六文,你要定多少,一百斤起送。”

“我们要长期定油,希望你们可以定期送货。”苏莞回答道。

管事的一听,有些疑惑,他这里的杏仁油订单向来不多,各个县里的粮油铺子来定,也就一次性定个几百斤,卖一年都卖不完。

但是这姑娘却说要长期订购,那可是个大单子。

“姑娘,我们这里的杏仁油,是百年传承的工艺,可放心食用,但您说要长期订购,请您详细告知怎么个定法?”

“每个月送一次,一次三到五百斤左右,后期有需要的话,可能还得要更多,不知道你们家能不能供应的上来?”

苏莞打通襄州府的路子以后,就要往别的州府发展了。

而襄州府境内,一共八个县,全部打通的话,一个月三百斤的杏仁油消耗是满打满算的,说不定要更多。

等到羊奶皂的生意打通三个州府,她们能包下整个贺家作坊的杏仁油。

“供应自然是供应的上的,我们贺家作坊,三座杏山,在清泉县也有几座杏山,年产杏仁上万公斤,能产杏仁油上万斤,仓中的存货是足够的,再多些也供应的上,只是,杏仁油在市面上并不如菜籽油好卖,不知,姑娘每个月要这么多的杏仁油,是做什么用的?”

管事的很好奇,这杏仁油除了一些糕点铺会用做糕点用,普通老百姓买的少,几乎是没什么用处的。

她一下子要这么多,还是每个月都要这么多,他就有点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