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只有在繁衍期的时候,它们会被林清半推半就地放入自然。

雄猫完成配对任务后会主动返回公园,雌猫则是顺利带崽长大后,再自己返回。

除去这些变动,这一年,公园新复活降生的幼崽格外多。

在系统大喵被“压榨”的努力工作下,保护公园最终成功复活了全猫科14属38种动物。

公园官方宣布这一消息时,全星际人们不约而同地欢呼庆祝。

时隔千年,星际生物图鉴上灰暗一片的猫科动物,终于再次点亮象征着存续的光芒。

同时,林清的长期任务二也达标了一半。

剩下“三代及以上繁衍后代”这一条件,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考虑到最终野化放生的目标,公园的定位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新生的幼崽全部住在观赏馆区,等到断奶后搬入模拟生态区,半大后则送入公园外对应的野化基地自然保护区。

在野化基地顺利适应野外生活的,可以放归自然;如果有特殊情况、无法独立生存的,保护公园的模拟生态区会养它们一辈子。

当然,放归自然不等于真的撒手不管了。

秉持着尊重自然的原则,放归后的大猫便视为野生动物,任何科研员不得再干预其生存。

不过鉴于此时猫科动物数量稀少、仍位列濒危动物,如真遇到危及生命的情况,保护公园方和科研部门依然会考虑出手救助。

林清智脑里的“地基”系统,也会保留着每一只大猫的定位信息。

曾有一次林清和系统大喵闲聊,大喵有些好奇地问他:“你曾经的梦想是在高原保护区工作、见一见雪豹,现在也算是全部超额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