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私德有亏,但闻穆执政的这段时间也确实收拢了郑国和梁国两地,对齐国来说他的所作所为总的来说有功有过,因此闻逍和孟临知商议他的庙号时,也没定下什么满怀恶意的庙号,秉公地定了一个齐宪宗。
但对于此时的朝廷内外来说,既然闻穆已死,而继位的闻逍又与闻穆关系一般,那所有有关齐宪宗的事都必然无需再深究,只要当成昨日黄花就好。
现在最重要的事,显然是闻逍的登基大典。
闻逍登基的这段时间,并没有大动干戈地肃清朝廷内外,一切仍然照旧,他只是调离了几个闻穆的心腹,又提拔了几个自己的亲信,甚至也没忘记当年与时禹的约定,把时禹也调任到了京城,如今他正在进京的路上,而继任缈州刺史一职的则成了齐广恤。
这日的早朝,群臣激烈地讨论着这次登基大典应该如何举办,在此之前,闻逍从没想过连登基大典这么件“小事”,都能让这群大臣吵成这样。
但大臣们显然不觉得这是小事,礼部尚书黄简抚须道:“登基大典是最能彰显新帝地位的要事,陛下自然得大办特办。”
但也有人不同意:“如今先帝刚刚驾崩,陛下虽然不用服丧,但这个时候也不宜奢靡过度,还是精简一些才好。”
同在早朝中的盛方明不爽道:“哪一任皇帝登基的时候不是在先帝丧期?如今陛下办登基大典,还得看已逝之人的脸色?”
“……盛大人何必咄咄逼人,”那大臣被盛方明呛了一句,心里有点虚,“臣不过是说了些事实。”
台下众人吵得面红耳赤,但闻逍却听得神游天外,他面上一脸严肃,实际上完全无视了他们的争吵,满心都在琢磨着这群人要废话到什么时候?孟临知有没有起床?现在进宫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