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上官子婴有些语塞,但是很快就想好了说辞,“陛下请想,这些人既然能够游走于东周,不是游走于各国的纵横家或者学子,就是在故土有什么待不下去的,难言之隐,所以才选择不得已的离开,如果陛下肯给这些人很好的恩遇,那么又何愁这些人不和您一心呢?”

第131章 赐婚

方晏笑了笑,“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让我对那些前来东洲游历的纵横家们待遇再好一些,给他们一个能够凭借才学进入权力中心的机会,是吧?”

上官子婴连忙道,“陛下圣明!”

方晏抿了一口茶,“你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但却忽略了一点。”

上官子婴一愣,“臣才疏学浅,还请陛下指正。”

方晏沉声道,“朕虽然着手整顿世家,但世家大族利益盘根错节,树大根深,一时半会儿想要撼动,并非易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不过你的想法出发点是好的,朕登基这两年也都让人修建了招贤馆,聚贤楼等,就是为了给游历各国的那些纵横家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不过好端端的,你怎么想起来提这件事情了?”

上官子婴有些欲言又止,方晏笑了,“此处就我们君臣二人,有什么开不了口的,你说错了也没关系,朕恕你无罪就是。”

上官子婴听方晏这么说,只好开口道,“臣是救臣在安阳县乃至在整个滁州指导的一些情况而言,在安阳县也有征辟制制度,只是这也仅限于东周,如果不是东周,那就首先排除在外了,除了必须要是本国之人之外,还要选择出生氏族的,如果父母一辈是商贾,那也就直接淘汰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