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滺压下心底的失望,脸上扬起笑,说道:“无妨,知道姓氏便不怕唐突了先生。”
几人到达了老者的家,齐滺一跨进大门,便看见一个穿着一身白衣的书生正坐在梨花下看书品茶。听到脚步声,书生起身向几人行礼,先唤了一声“村长先生”,又看向齐滺几人,问:“先生,这几位是?”
村长笑呵呵地作介绍:“这是远方来的客人,叫……”
说到这里,村长忽然想起来他还没有问齐滺几人的姓名,当即一拍脑门:“哎呀,瞧老朽这记性,竟忘了问几位客人姓甚名谁了。”
齐滺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眼前这个和画像里的崔泽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口中缓缓道:“在下魏滺,身侧的是兄长魏舟。”
魏滺,魏舟,当初齐滺和萧楫舟在昌黎白龙鱼服之时便用过的名字。当时这个名字无人知晓,但经过昌黎盐场的事,只怕满朝上下都知道了这两个名字。
然而听到这两个响当当的名字,书生的脸上却没有任何的波动,仿佛他听到的不是足以左右整个天下的名字,而仅仅是两个萍水相逢之人的名字。
那书生道:“在下姓崔,名澈,是这里的教书先生。”
崔澈,和崔泽同姓不同名。
齐滺大步走到崔澈身前,道:“崔先生看起来便知气度非凡,怎么会在这么一个穷乡僻壤做教书先生?”
崔澈笑笑,道:“穷乡僻壤有穷乡僻壤的好处,况且能为这些孩子做些事情,崔某方才觉得不枉此生。”
话说得倒是漂亮,齐滺知道一时之间从这个叫崔澈的人口中是问不出什么了,便闭上了嘴不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