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我说我想学马术,他们不但给我请了老师,还从国外花了大价钱帮我买了一匹很漂亮的马——你要知道,学马术在我们那时候是很贵的,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这个开销。”

“我还学过射箭,他们特意请了很有名的老师教我,还为我买了一张很漂亮的弓。”

“我喜欢看书,自己的房间放不下,我妈知道了就专门给我打扫了一个房间做书房。”

最终,齐滺总结:“他们对我真的很好,连我妹妹都没有我这样的待遇,只要我在家,那必然是以我的喜好为准。我喜欢重盐的食物,我妹妹不喜欢,但只要我在家里,桌子上必然都是我爱吃东西,妹妹闹脾气,妈妈反而会训她。”

只是……这样的优待,越发让齐滺觉得自己在家里像个客人。他就像这个家庭的过客,所以家里会以招待客人的方式来招待他。

他的父母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但是和妹妹比起来,齐滺与这个家缺少了一份融入感。这样的陌生感让他在家里总觉得哪里都不对劲。

齐滺这辈子都忘不了,当他在乡下第一次看到他的父母的时候,他觉得他们生活在两个时空。

一处是他和爷爷,在乡下过着简朴的生活,几乎与世隔绝;另一处是他的爸爸妈妈和妹妹,在城里过着奢靡的生活。

齐滺还记得,在爷爷葬礼持续的七天里,他的妹妹换了十七条裙子,可他的衣柜里加一起都没有十七件衣服。

这样的格格不入感让他对这个家感到陌生,尤其是跟父母生活之后,陌生的感觉越发明显。不同的生活习惯让他在这个家庭里并不快乐,甚至他的一口方言甚至都没办法和不会方言的妹妹交谈。

这样的隔阂才使得齐滺在家里住了三个月之后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住校,离这个家远远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齐滺的选择是对的,他不再和家人一起生活,反而减少了很多摩擦。妹妹将他如图亲戚一般对待,态度反而比最开始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