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户部衙门,三人一路漫步,直到在街角拐了个弯,再也无人能看到他们,元岁才憋不住笑,扶着墙哈哈大笑起来:“阿滺,真有你的,看看那只铁公鸡,被你说得一愣一愣的,我就没见过他那副吃瘪的样子。”
看到在他面前一脸清高的沈涵竟然被齐滺几句话就怼的哑口无言,元岁胳膊搭在齐滺的肩上,一副哥俩好的样子:“来来来,阿滺告诉哥哥,你怎么做到的?”
齐滺也不藏私,低下头和元岁窃窃私语:“打蛇打七寸,你想让一个人按照你的想法做事,就得抓住他软肋,让他‘想帮你办事’,而不是‘不得不帮你办事’。”
元岁的当街拽裤子,让沈涵无地自容,走的是“不得不”的路子。这种方法可用,但不能长久,一旦对方反过劲来,就会立刻反水。
只有让对方“想帮你办事”,这件事才算成功了一半。
齐滺道:“沈涵此人,江南士族的出身注定他与迁都修路一事利益纠葛不大。所以想让他为我们办事,理论上是可行的,只是我们要找准他的软肋。”
“沈涵洁身自好不好女色,出身大族因此不贪,但他的软肋却很明显——甚至可以说,这是江南士族所有人的软肋——好名。”
北方的关陇贵族和关东贵族都是武将勋爵出身,脾气上来一个比一个泼皮无赖不要脸。
可是江南士族却是儒学出身,在江南拜孔庙、行师礼,一个比一个在乎自己的脸面,还要欺骗自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国爱民。
这样的人,说的难听点就是虚伪,但说得好听点,就是最起码还有根绳能拉着他们。
所以,只要抓住这一点,让沈涵的内心动摇起来,他自幼学习的孔孟之道就会自发地在心底占据上风,让沈涵接受良心的拷问。
结果是喜人的,萧楫舟将沈涵的折子递给齐滺,满脸喜色:“恭喜恭喜,沈涵已经上折子,恳请朕下令开仓修路了。”
说着,萧楫舟将面前一碟牛肉干递到齐滺的手边,说道:“这次打开了户部铁板一块的缺口,你有功,想要什么,朕都赏你。”
说着,萧楫舟无意识地掸了掸齐滺被元岁碰过的领口,状似无意地道:“就是看上了哪家姑娘,朕也不是不能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