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没想到齐滺竟然能将大梁税收说得这样准, 卢念雪一时语塞。半晌,他才说出来一句:“国库收支总不能两抵,总要留下钱财, 以供来年的不时之需。”

齐滺反问:“那仓中之粮呢?”

大梁自梁景帝起, 便开始大索貌阅、推行新制, 使得洛阳、上党等五个大仓粮食满到无处可装。

海平六年,起义军攻陷上党,首领开上党仓振济百姓,都被上党仓里的粮食震惊到合不拢嘴。上党仓一座粮仓,就让整个并州并冀州西部、幽州南部等百万生民几年之内不愁吃穿。

若非关中一地道路不通,大量的粮食运不进来,萧楫舟也不至于在海平三年带领百姓前往洛阳就食。

然而这一举动却也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关中这个多山多水少田地、在大梁并不算富裕的地方,储备的粮食也够一千五百万百姓维持将近两年。

第二,洛阳仓足以承担的下突然出现的一千多万百姓的口粮。

如此数量的粮食,怎么可能撑不起一座洛阳宫?

更何况,“我与陛下商议过,原洛阳城选址不好,打算从头修建一座城池。那么,原本洛阳城的一些东西就可以拆了,拿过来用。”

这个方法萧楫舟的父亲、梁景帝萧百川也用过,现在的大兴城很多东西就是从西齐的长安城拆了送过来的。

虞朝建立后,又将国都定在了大兴,只不过将城池的名字从“大兴”改成了“长安”。而后来的“长安城”太庙倒塌,一查之下才发现,原来太庙的柱子还是几百年前北郑时期砍伐的树木,早就腐朽的不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