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洛阳赋
“误国误民”四个字实在太重, 重到卢念雪不敢和这四个字沾上一星半点的关系。
卢念雪瞬间便说道:“若是迁都上利国家下利百姓,卢某当破家支持!只是……”
卢念雪怀疑的目光落在齐滺的身上,毫不掩饰他的不信任:“你一个黄毛小儿, 如何知晓明年会关中大旱?”
卢念雪引经据典:“自前朝起, 关中屡屡大旱, 因此先帝登基之时便着手建设水利,甚至在工部水部之外还额外建立都水台,为的就是建设关中等地的水利设施。”
“自兴业元年起,至兴业二十年, 二十年间关中大旱五次, 仅有两次先帝不得不去洛阳就食, 而这两次分别出现在兴业二年和兴业五年。”
“换句话说, ”卢念雪不紧不慢道,“关中之地已有十五年未曾有过需要帝王洛阳就食的大旱,你有何证据能证明, 明年的大旱到了如此地步?”
史书上写的……
齐滺知道,卢念雪不会相信, 因为海平二年、海平三年持续两年的大旱不说遍翻史书亘古未有,其影响之广、之深也足以排得上华国史上的前三。
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对此做过无数的研究, 但也没人能弄明白,为什么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不过隔着一道函谷关, 东西却是一方天堂、一方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