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冀州是袁家的地盘,他不过是袁氏的旁支,袁家自然不会一直捧着他。为了保证嫡支的崇高地位,见他做得好甚至会打压他。一开始他年年考核为优,后来就变成下等了。我仔细翻过他的履历,给他打下等的官员全都是袁家提拔的,而他之所以被评价为下等,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他在县丞这个位置坐了十几年,知晓升职无望,渐渐心灰意冷,在袁朔被举荐到国子监时卸任了。若非袁家刻意打压,凭着袁伯信的能力早就做到六品以上的官职了。”
她记得袁伯信还有个弟弟,是个有经世之才之人,可惜早早看透了袁氏的龌龊,一直没有入仕,隐居山林了。
昭然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邶国选拔官员不是靠考试,而是靠推举,袁氏在冀州颇有势力,他们自是会推荐自家子弟。袁伯信作为袁家子弟能得到推举,但因袁家不希望旁支太过出头,又打压他。
长公主:“袁伯信是有能力和才华的,就是缺少一个机会。袁朔如今根基不稳,无法推举他的父亲。再加上有袁家的刻意打压。再过几年,袁朔就可以和袁家抗衡了,也能举荐自己的父亲。这正好给你了表现的机会,你若给了袁伯信机会,他定会感激你的。”
想到自己刚刚误会了长公主,昭然脸色赧然。
“母亲,对不起,女儿刚刚误会了您。”
长公主笑了:“你真以为我会为了拉拢袁朔,赏给他父亲一个官做?他若没这个能力,我定不会推荐他,还会让他离你远远的,把他赶回冀州老家做个田舍翁。推举一个无德无才之人,只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昭然更加羞愧,为她的目光短浅和怀疑而愧疚。
昭然在长公主府待了一整日,等到许书睿回府她才回去。
回去后,她便将此事告知了袁伯信。
袁伯信震惊地看向儿媳。
“郡主竟为了我的事去求了长公主?”
他虽然一直都觉得儿子娶了郡主能改变门楣,但也不敢想郡主会帮助他入仕。他想着,只要郡主不嫌弃他们家,不嫌弃他儿子,和儿子好好过日子就行。儿子的官职稳住了,他们家就要起来了。
没想到儿媳竟然会为了自己的事情去求了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