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记者,我真的是太感谢你了。”向暖道:“不过捐款捐物就算了,我刚参加完高中毕业考试,等找到工作现就能养活我跟家康了。”

“你帮我谢谢那些好心人,我不需要捐款捐物的,让他们帮助比我们更需要那些帮助的人呢吧。”向暖说得很坚定。

她有钱。

不,准确说是系统有钱。

听她亲口拒绝了捐款捐物,汪雪一点也不奇怪。

“那好吧,我会帮你跟那些读者们说清楚的,不过还有人写了信,这些信你要看吗?”

“要的,要是你方便的话能不能转寄给我?”

“可以。对了,谢谢你送的笋干,真的很好吃。”

“不客气,我也谢谢你呢,对了,汪记者,我想问下,我可以给咱们报社投稿吗?”

汪雪一愣:“当然可以了,只要稿子写得好都可以往我们报社投稿。”

“谢谢,我知道了。”

“嗯,那你有什么事再联系我。”

两人道别后挂断电话。

杨会计问:“陶同志还会写作呢?不愧是高材生啊。”

“没写呢,就先问问。”向暖又问:“杨会计,你别埋汰我了,什么高材生啊。”

“我们大队除了新来的那两个知青外,可没谁是高中生,这还不是高材生啊。”

向暖露出一个苦笑:“高材生也要为找工作发愁呢。”

杨会计没接话。

向暖放下一份报纸,拿着其他报纸就离开了。

回到家,陈家康正在晒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