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她没朝前面挤,而是跟陈敬之站在后面瞧着。

这实在不像是“教室”。

学生来上课带的也不是课本,有些婶子拿的是织了一半的毛衣,有些婶子带的箩筐,手上没几个闲着的,都在缝补衣裳,纳鞋底。

还有的坐着剥玉米。

教室里也没有课桌,只是每人身旁都有块儿空地。

姚娉婷教完,就叫她们拿树枝自己比划一下。

同时屋子里还有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没一会儿就坐不住了。

安静几分钟,就要乱一次。

姚娉婷要举例子教她们,“一个二两馒头五分钱,菜包子四分一个,肉包子六分一个,猪杂汤一角,陈大娘你带三娃去吃饭,要两碗猪杂汤,一个馒头一个肉包,给多少钱?”

陈大娘手里捏着针,笑着回,“我们家可吃不起肉包。”

宋满冬不由得笑了下,怪不得姚娉婷要拿陆许山来锻炼耐心。

再合适不过。

姚娉婷也不恼,而是说,“现在吃不上,还能一辈子吃不上啊?”

“二娃,你将来连肉包子都不能叫你娘吃上?”

“能吃上!”二娃信心满满,“等我长大了,给我娘买两个肉包子,一手一个。”

“成。”姚娉婷便改了题目,又说了一遍价格,最后问二娃,“两碗猪杂汤两个肉包子,多少钱?”

二娃掰着指头算,“馒头五分……”

姚娉婷提醒他,“不买馒头了。”

二娃又算,“菜包……”

姚娉婷,“也不买菜包子。”

二娃疑惑,“那姚老师你说馒头、跟菜包子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