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等到了地方徐宁才发现,常先生既不住在山里,也不住在竹林深处,更不在小河沟旁。
他住在京郊的一个小村子里!
常先生名气大,又是个随和的人,到了村子后,他就拉着徐宁下了马车,一路吆喝着同村民们打招呼。
与在徐家那个传道授业的形象不能说是完全一样,可以说是毫无干系。
进了村子,磨磨蹭蹭的又走了一阵,就到了一院子外。
常先生推开篱笆门,一径走了进去了,用一口流利的渝州方言冲里面一个梳着发髻,包着帕子,穿着朴素的妇人喊道:“婆娘,温壶酒来,再弄两个小菜,小九今儿要来。”
“指使谁呢?”那妇人回头来扫了他一眼,虎着脸嗤道,“一走十天半月没个信儿,一回来就支使人,惯得你!要酒要菜自己弄去……”
话音未落,她就瞧见了跟在常先生后边进门的徐宁,垮着的脸立即一变,端着客气和蔼地笑意迎上来:“哟,怎还有个小姑娘?莫不是走错了路?”
徐宁忙欠了欠身,她又不是常先生的学生,自不能称呼其为师母,只喊道:“夫人。”
那妇人顿时笑了起来:“夫什么人,咱们这里没那些规矩,你且自自在在的,随意些便是。”
说着,拉着徐宁进去,到屋里坐下了。
然后她又出去了,在外头拦着常先生,不知说了些什么话,再进来时,看徐宁的眼神比常先生还要意味深长。
“一路过来,还没用饭吧?”妇人将茶水倒给她,笑道,“你再等等,要喝水自己倒,别拘着。我去弄两个菜来,一会儿小九来了,你们边吃边聊。”
徐宁被看得心中毛毛的,越发拘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