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扁片子拉长,这面延展性极强, 看起来又软又有筋性, 之后双手交叠回来, 右手捏住端点,左手快速再次拉伸,

方念真手中的面越来越细,也逐渐垂到了案板上,直到拉得与肩平齐,打得案板“啪啪”作响。

案板上有面粉,防止拉出来的面条粘连,方念真并没有拉到太细,主要是对自己的面团还不够有信心。

食客们看不懂的那碗“水”是她特制的蓬灰水,她穿过来之前,做过视频特辑,专门研究了牛肉面的“面”是怎么做到那么筋道的,所以她自然而然接触到了“蓬蓬草”。

这蓬蓬草还是她和知晓“秋游”那次发现的,那日行程匆忙,离家又远,她也没顾得上摘。

好在后来在城北的小山上也发现了蓬蓬草,她摘了些晾干,制成了“蓬灰”。

如今制成了“蓬灰水”,她昨晚苦练好久,终于掌握了加“蓬灰水”的比例,今天才有信心搬到店前“表演”。

只是家里做废掉的面团,又够吃好几顿面片汤的了。

方念真在前面拉好面,阿青就拿到后厨交给安子煮,小秋如今接过了“切墩”的活计,想学厨,自然基本功要练扎实。

将面煮熟后,浇上一碗肉香四溢的牛骨清汤,配上煮好的白萝卜片,撒上胡椒粉,最“奢侈”的是,这面上竟有几叶香菜!

绿色的叶子菜在冬日里可太难见了,方念真也就是想着这牛肉面不配香菜可惜了,才咬牙拿出来的。

香菜是黄莺前几日种在盆中,放在灶旁种出来的,比夏天的长势差多了,稀稀楞楞的,还都长不高,不过,有总比没有强。

一碗简单的“牛骨汤面”就好了,若是想加牛肉,就得额外加十文钱,安子就会往上面盖上三片圆形的牛腱子肉。

酱牛肉也单卖,但是价格高,五十五文一盘,食客一般都不舍得点,还是觉得吃面条的时候尝个味儿比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