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礼部牵头来办,务必尽善尽美。”
众人面面相窥,显然帝王一锤定音,没有给他们再辩的余地。
礼部尚书再次上前,拱手道:“臣遵旨”。
大锦首届科举,就在帝王的轻描淡写中定了下来。
前朝同样有科举制度;每三年一次 ,凡遇子、卯、午、酉年行之。
时间固定,乡试在当年的八月举行,会试在次年二月份,殿试四月份。
太和元年是壬寅虎年,并不在举办之列;大家自然而然的将此次科举当做了‘恩科’,毕竟新帝登基,当加。
前朝末年宦官乱政、朝堂被有心人把持,科举不再是普通读书人的出路,好些年没怎么正儿八经的举行过科举了。
天下读书人无路可走,不少心怀抱负之人沉寂。
现下早秋七月初,就是说再有一个多月,太和元年首届科举就要举办起来了。
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今日朝堂炸雷惊起,说句鸡飞狗跳不足为过。
最后,帝王的一句‘退朝吧’收了尾。
众人如潮水般散了个干净。
安临琛则单独将记录人员留了下来。
皇帝有许多记录人员,不同方面,由不同人负责。
比如,重大决策、祭祖等重大的活动是由史记官员记录;平日里的朝堂议事、私下召见群臣就多数由起居舍人、起居郎这样的官员在旁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