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萧景曜所料,年关过后,琉璃坊的玻璃镜子真是接单接爆了。
正宁帝给玻璃镜子的定价十分高昂,竟然定到了一万两银子一面穿衣镜,铜镜大小的玻璃镜八千两,靶镜五千两。
萧景曜当时听完就给正宁帝鼓了个掌。6啊,皇帝带头打劫,肥羊们主动上门挨宰,谁说正宁帝不擅长商业的?
即便如此高的价格,都阻止不了权贵们对玻璃镜的追捧。
大齐建国已经有一百余年,权贵们几代积累下的财富不知何几,世家大族更是不用多说,多少代人的积累,打小就在锦绣堆中长大,也就是现在世家低调了许多。不然的话,要是让他们来上一场斗富,那都能让正宁帝大开眼界。
这样的人家,一万两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个零头,一点都不心疼。妻子一个,小妾昨晚哭得太可怜,也给买一个,还有另一个小妾,有了身孕,得好好养着,免得她置气,反倒害了孩子……
这么一琢磨,好家伙,十多万两银子就这么花出去了。心疼,但又没办法,一面都不能少。
有这样心路历程的人不在少数,都是一掷万金的主。
萧景曜去当了几天值,休沐日去凑了个热闹,掐指一算,卧槽,正宁帝这短短几天就收获了三百多万两银子啊!
不愧是权贵云集的京城,花钱如流水,竟是一点都不夸张。
齐氏听到了这个消息,可得意了,拉着师曼娘在镜子面前照了又照,眼中的一股自矜神色怎么都藏不住,“如今曜儿出息了,达官显贵们要去争抢的东西,我们娘儿俩竟然提前就有了。”
师曼娘也与有荣焉,兴奋得脸都红了,再努力克制,都流泻出一丝骄傲,“曜儿出息!从他进学念书后,我简直就跟在梦里一样。有时候我都会觉得这是不是一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