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古代按弓能承受的最大力度,把弓分为了一石弓到九石弓。大齐弓的标准,一石大概60斤。杨教谕给萧景曜的,正是一石弓。

这也是对士兵的最低要求,一石弓都拉不开的兵,当不了骑兵。

当然,府学学子都是读书人,考的是科举不是武举,一般用的是两石弓。至于三石及三石以上的弓,都算强弓,是武将们的绝活,他们这些读书人就不为难自己了。

60斤可是个不小的数字,其他人见萧景曜拿了弓,纷纷抱着弓向萧景曜投来看好戏的目光,还有人暗自嘀咕,“景曜这个年纪,不会连弓都拉不开吧?”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

萧景曜没射过箭,杨教谕考虑到他的具体情况,给他安排的是离箭靶二十步的距离,其他人则是三十步。但萧景曜要是拉不开弓,就算站在箭靶面前也没用。

萧景曜沉下心来,屏蔽掉外界一切或期待或戏谑的目光,认真地计算了一下自己离箭靶的距离,以及风的方向。

众所周知,射出的箭的运行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类似抛物线。如果在射击时就稳稳瞄中靶心,那一定射不中靶心。

萧景曜看了一眼风向,判断出今天刮的是东南风,不过风力较小,对箭的影响应该不会很大。但萧景曜还是微微调整了一下弓的位置,一旁的杨教谕忍不住挑眉,神色多了几分认真。

在对一切外在条件做出判断和计算后,萧景曜嘴唇一抿,奋力将弓拉开,众人还来不及惊叹萧景曜的臂力,就见那支箭嗖的一下破空而出,稳稳扎在了靶心上。

其他人:“?!”

为什么萧景曜连射箭都这么厉害?这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