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叶箐才知道这个剧本出自赵导闺女的手笔,难怪刚刚他会说那句话。

赵导拿出原来的剧本,和叶箐一起讨论接下来的流程,越听越觉得心惊,这姑娘来拍电视剧不是屈才了啊?

这完全就是个合格的商人。

那头赵导通知剧组人员暂时停拍,让大家回家等通知。

这头叶箐加快节奏,两个小时就将一份完整的企划完成了。

有了几个世界的沉淀,做出一份这样的企划就是小case。

拿着做好的企划,叶箐和赵导一起出发,去他们认为合适的公司谈合作,不仅瞄准了服饰、箱包,还将目光对准了其他行业。

最终两人谈成了一个衣服品牌,一个包包品牌,和一家点心公司。

最让叶箐意外的就是最后一家。

众所周知,香港人很爱吃各种点心,因而香港的点心铺子一直很多。

谈成的这家公司刚刚成立不久,要想在众多点心铺子里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定要会宣传。

所以他们二人上门的时候老板很是热情。

看到他们的方案时也很新奇,大家都是在报纸或者电台打广告,还没人将广告打进电视剧里。

这就意味着只要电视剧不下架,他们的广告就一直有人看到。

这老板大概也是财大气粗,一口就应承了下来,其实对于他来说也是一场赌博,毕竟谁也不确定这部剧到底会不会火。

但投资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不确定的,机遇往往都是与挑战并存的。

用了两天时间就拉到了足够的投资,还解决了服饰、箱包等等问题,节省了一大笔开销,赵导一高兴便要给叶箐高额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