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明明过了好几年了,乖儿子晕车的程度一点改善都没有……
就这么淡定的淡定,纠结的纠结,萎靡的萎靡,三人总算赶在约定时间之前抵达了三小。
下了车,洛舒很快就精神百倍地恢复了过来,趁着父亲跟人电话联系的档口,细细打量起了眼前的学校来。
这就是他接下来要就读的地方。
仅从门口望去,就能察觉到整个校园占地极广,校园中花团锦簇,绿树掩映,给夏末首都闷热的空气带来了一丝凉爽。远处高矮错落的建筑群就藏在这一片苍翠之间,若不是大门口朴实无华的碑文提醒,任何人来此,恐怕都会以为这里是个美不胜收的风景园林或疗养胜地吧。
据说首都三校都是成立在文国建国之初,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三校都同时设有小学、中学和高等学院三个分部,其中小学四年,中学四年,两个分部都是随意招生的,而再之后的四年高等学院,招生却是要经过统一考试,好方便筛选,为国家的各个大学书院输送人才。
而三校的小学和中学虽然招生无太大限制,可由于其教学严谨,声名在外,渐渐带着孩子闻名而来的家长便越来越多,使得学校颇为不堪重负,只得缩减了其所能负责的学区面积,将压力分担给周围的其他学校。
但如此一来,却也导致了三校的学区所在地房价飞涨,且供源紧张,有价无市。数年之后,人们就发现,首都大大小小的权贵人士子女,成为了三所学校的主要生源。不少人对此极为不满,却也无能为力,所以便戏称三校为贵族学校。
曾听季泽在信中提到过,他就读的一小,特色教学是绘画。而与之相对的,三小闻名在外的特有课程,则是书法。
洛舒显然对于书法更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