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不惑 四腔心 1029 字 2024-01-13

户部是油水最多的活儿,谁都想挤进去。可是顾党刚倒台,陛下必会将户部的人抓的紧,断不可能再养出第二个“顾宣武”来。这人选考察便成了重中之重。

听到恭维,已经掌权的赵献不禁叹气,“老师和贺牗就要归隐了,朕观朝堂上下,谢长松可接手贺牗的御史台,倒是老师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暂且没有能担得起大任的。”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便是指盛鸿祯的相位,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利大了,容易让人心变黑。福安边磨墨边思索着,不多时就推荐了一个人。

“老奴倒是有个想法,只是不敢妄议朝政。”

赵献挥挥手,“免你的罪。”

得了保证,福安也不避讳,放心大胆道:“那王世昌多历练两年,应能担得起户部。老奴若没记错,顾宣武倒台后,现在的户部尚书是盛相的学生梁明远。盛相教出来的学生,自然不会差,他倒是可能适合盛相的职位。”

闻言,赵献甚是满意笑道:“此法可行。”

待边关彻底稳定,赵献能独当一面,朝堂各职位也都能各司其职后,贺牗便与盛鸿祯上了折子辞官归隐。此事一出,朝堂哗然。有说盛相身强体壮,还未到退隐的时候的,也有说朝堂离不开盛相,职位还没有有能之士接任的。但赵献一概不听,群臣上折子,他便都丢到一边不看。

等那群臣子消停了,盛鸿祯和贺牗早已辞官离了京城。某日,赵献想起此事,拉着福安道:“也不知老师他们现到何处了。”

福安掐着手指头算来算去,过了片刻回应,“约摸已经到江南地界了。”

得了回答,赵献便不再多问,转而想起前些日子边关守将上的折子,说那被发配充军的顾以安杀敌勇猛,多次险些丧命。希望朝廷能看在其为国忠心效力的份上,免其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