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书》和《墨子》不用说,都是农家和墨家为了照顾他们公子的生意特地送来的,至于那卷《老子》嘛,乃是一个落魄文士献上的,只有百来个字,就在他们迎客楼足足免费吃住享了小半年才走呢。
荀子轻笑出声,拿起刻刀,缓缓在竹简上刻下了“劝学”这两个齐字。
这小仆明显是认识字的,他不仅认识秦国的文字,他还认识齐国乃至六国的文字,他见荀子刻下了齐国文字“劝学”,便知道,今日这是来了贵客了,便更加殷勤的伺候起来。
直到打更之后,荀子才放下刻刀。
堂室里灯火辉煌,荀子竟是没有发现,外面天色已经大黑了。
他一放下刻刀,小仆就上前询问,可否将他新作的竹简收起,荀子颔首,角落里就有新的仆从上前恭谨的收起竹简,再跟他一礼,退下了。
留下的小仆则是询问荀子可是累了?渴了?要不要起身散散步?若是肩膀手臂不舒服,他粗通医家按摩之法,可以为荀子疏通疏通
秦鱼睡觉之前,读到了荀子的大作:《劝学》。
秦鱼就着灯火仔细读完他背了整个高中的《劝学》,问打理迎客楼的掌柜:“此人叫什么名字?”
掌柜躬身回道:“登记在簿册上的名字,叫做荀况。”
秦鱼惊的坐直了身体:“叫什么?!”
掌柜见秦鱼反应这样大,忙从怀里掏出一片从竹简上拆解下来的竹片,仔细确认后,将竹简递给在旁伺候的萝谷,回道:“是叫荀况,齐国文字,就是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