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闻言质问太后:“皇额娘,就算您和景仁宫皇后有什么恩怨,那也是上一辈人的事;娴贵妃对您一直是恭敬有加,您为何总是盯着她不放。”
皇帝提起景仁宫皇后,太后大恨。不过她是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乌喇那拉·宜修而迁怒娴贵妃的。
太后:“哀家从未因为自己和乌喇那拉·宜修之间恩怨而迁怒娴贵妃。不是哀家想盯着她,实在是她自己在后宫兴风作浪,屡屡生事,谋害嫔妃皇嗣;哀家是太后,哀家若不盯着些,这后宫还不得让她翻了天了。”
“皇帝,哀家知道你偏袒娴贵妃,但是你也不能为了娴贵妃就往哀家的伤口上撒盐。你这是不孝。”
“皇帝,当初你回宫,乌喇那拉·宜修频频对你施毒计,那一碗绿豆汤毒死了你的奶嬷嬷,这些你都忘了吗?若不是你的奶嬷嬷替你死了,那死的就是你。当初是谁护着你,为你保驾护航,这些你都忘了吗?”
太后直接斥责皇帝不孝。虽说太后和皇帝之是相互利用,但皇帝能活下来,能当上皇帝的确是受了太后大恩。
被太后当面骂不孝,皇帝倒没恼,只是有些不自在。
皇帝:“皇额娘,是儿子失言,还望皇额娘宽恕儿子。”
如今的局势,太后之势弱于皇帝,太后也不能真跟皇帝计较,太后也担心消磨完了她和皇帝之间不多的情分。
太后:“罢了,我是你额娘,又岂会怪你。”
“皇帝,哀家与你说这些,都是为了你好。”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宫里并非没有宫外的势渗入。皇贵妃可是执掌后宫几年,你怎么知宫中没有高家的人。皇贵妃之死你瞒得了一时也满不了长久。你若是不处置娴贵妃,到时失望积怨的可就不只是六宫嫔妃了,还前朝的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