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得一点没错,推免这件事,班主任只是劝他不要去答辩,而最后做出决定的是他本人,做错的是他。
这时,将林诺大学三年里的种种事情联系起来,已经有人推测出一个模糊的脉络。
单看好像都没有问题,但一件件事情连起来……林诺真的是因为社恐被踢出,或者说,主动退出科研项目的吗?学院究竟为什么要取消他的出国资格?他被取消资格的时候,林院长的论文正好发表,有那么巧吗?班主任究竟为什么“好意”劝他放弃推免?
首先从班主任那里倒推,假设班主任真的是出于好意,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班主任很清楚,正常情况下,林诺压根不可能通过保研答辩,与其白费力气,不如直接放弃。
那么为什么无法通过答辩呢?
真的是因为林诺没有项目和文章,比不过其他同学?还是说,就算他比得过别人,或者和别人势均力敌,答辩现场的老师也会给他相对低的分数?
——这是最可能的情况。
只是可能谁也没想到,最后符合答辩条件的学生数目压根没有超过名额。只要林诺去参加了答辩,无论分数多低,都能够获得资格。
仿佛命运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至于老师为什么会故意给他打低分……就像是他被取消出国资格一样,他明显被针对了。是因为学校说的心理问题,还是另有隐情?
“最后说说我的心理问题吧,”林诺调出学校的心理问卷档案,沉稳道,“学校发的那篇文章说得没错,大一进校时,在新生的心理评估问卷中,我就被判定为可能有抑郁倾向,并且被叫去心理办公室聊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