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和桩子家相邻的是个卖黄豆酱的,酱缸的味道也格外招蝇子。

原本两口子那个扇子挥个不停,生怕来买酱的人嫌弃酱不干净。

虽说这个天气谁家里没蝇子,但花钱买东西时总难免挑剔很多。

可这对卖酱的小夫妻很快发现,自从旁边的豆腐摊点上了那根“香”,自家摊子沾了光,蝇子转眼就绝迹了。

两人暗搓搓地观察了半天,确定是那根“香”的作用后,都意识到这可是个好东西。

当家的汉子揣着手,开始和桩子套近乎。

“叔,你家豆腐卖得不错。”

“你家的酱生意也好,闻着就香,做这个好些年了吧?”

“您是个识货的,可不,我们家从我爷爷那辈就做酱了。”

桩子乐呵呵地点头,转身问媳妇,“咱们一会儿也打点酱?”

桩子媳妇没反对,这东西家里本就常备着,在哪里买都一样。

卖酱的汉子见寒暄地差不多了,终于问道:“叔,你家摊子底下点的香是哪里买的,我瞧着好使,这一点着,蝇子都没了。”

桩子一愣,旋即意识到这是个给温家拉生意的好机会,忙道:“嗐,你这可问着了,这可是我们村草医郎中配的药烟,扔一根到牲口棚的地方,或是点了搁在窗下,院子和家里再也没有乱飞的虫子,清净得很。”

一听还是草医郎中配的,汉子面露难色,“这东西挺贵的吧?”

桩子媳妇把不想再让她抱的小儿子搁在地上,笑道:“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用,卖给咱们村户人的东西,能贵到哪里去,三文钱就能买两根,省着点用,能用三晚上,算来一个月花个三十文就够。左右天一冷,蚊子和蝇子就都死了,便是天热时天天点,也用不了几个钱不是?”

桩子媳妇是做小买卖的,帐算得自然清楚明白,果然刚说完,就见对方动了心。

那汉子家里是卖酱的,有手艺傍身,这类人都是村里日子过得好的,舍得花钱。

“婶子,你们是哪个村的,等我有空也过去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