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多山,交通不便,皇帝决定在原先的越京建都。很快,夏国朝班纷纷赶到京城,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建都典礼。
典礼后,皇帝立即分封功臣,尤其是武将。季允虽然只在夏国领兵数月,但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攻陷越国,主要归功于他用兵如神。
季将军认祖归宗,承袭了父母的职位,官拜一品镇国将军,御赐金匾铁券,封食邑千户,总掌夏国军务,一时风光无限。
就连季允的副将云佐,也因为帮助他的少将军逃离越国有功,加封三品职衔。
下属将士各有赏赐,但即便是勇猛开道的前锋军统领李光耀,也只封了三品,管辖范围仅限于前锋军。
封赏时,李光耀只能谢恩,不能提出意见。可转天的朝会上,他便把处置越国故臣的事提出来。
“临川侯在审讯中提到,他藏了诸多越国军备文书档案,愿与臣一起建立大夏军制。陛下,越人归附我朝,此乃民心所向!”
夏国皇帝少年登基,起初有意与越国和谈,开边关互市,休养生息。可当年夏国使团进入越京,却被丞相党摆了一道,被迫签下关税极重的通商条约。
也是那一趟,夏国皇帝根据使团带回的见闻,意识到越国气数已尽,决定把边关的小打小闹发展成一场彻底的伐越战争。
焦山惨败时,皇帝也曾困惑犹疑。幸好越国腐败愈演愈烈,自取灭亡,又得了季允这名神将,才有他君临天下的一日。
少年天子听了李将军的话,点点头,“临川侯世代掌管军备,若有他相助,的确更为便利。但他毕竟是越人,万事小心才是。此人现在何处?”
李光耀望向站在他前方的季将军。
朝臣中有不少知情的,都随他目光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