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年,但大周臣子骨子里的守旧观念仍然没有改变。他们依旧认为,只要没有他国来犯,那么大周就不会发兵攻打对方。
君泊璟早就料到了朝臣会反对他的提议,也早有计划,朝凌子钧使了个眼色。
凌子钧会意,移步踏入大殿中央,“启禀陛下,臣日前得到外域边境战报。那外域之人时长扰乱我大周边境百姓,近日更是猖獗,竟将那驻边军队前移了三十里,就停在我大周的边境线上了。”
“这外域简直欺人太甚……”
“这可是我大周的百姓……”
“这……”
即便这群朝臣已经没了当年的拼劲,但事关大周地位,他们也不会执意坐视不理。
若是崇帝还在时,朝中这些一二品的官员或许还会提议派公主去和亲。可现如今,崇帝时期的那些公主大部分都已经嫁人。还有那么一个,是文帝君少敛的亲妹妹。在君泊璟上位后,给她封了官职,如今掌管鉴查院,手中握有实权。鉴查院独立于百官之外,有鉴查百官之权,他们是万万得罪不起的。
见许多大臣听了这番话后开始犹豫,凌子钧借此机会,又添了一把火,“外域那些蛮人也与我大周边境士兵有诸多摩擦,早已不似高祖时期的和睦。”
眼瞧着大臣们躁动得更加厉害,凌子钧下一句话直击要害,“臣恳请陛下发兵,惩戒那无礼之徒。”
说完这话,凌子钧顺势跪下。
紧接着,朝中许多追随君泊璟的官员和武将也随之跪下,“恳请陛下发兵!”
追随君泊璟的官员自是不必说,既然已经选择追随陛下,那自然不会随意改变。毕竟朝臣之间,最忌讳的就是当墙头草。
朝中武将心里明白,他们不是文臣,只有在有战争的时候,他们才有更进一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