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里,统一提供官方印制的《切韵》、《玉篇》等音韵工具书,以供考生查阅,考试完毕后统一收回,由礼部保管,以避免舞弊。
每个考生在入场后,统一发放一小杯茶饮,茶具事先经过严密的清洗检查,杜绝作弊的可能性。
考试过程中,考生需要如厕,应至少有一名考官陪同,既增添了人文关怀,又谨防打小抄。
主考官不再由吏部的官员担任,而是在考试前由皇帝从京朝官中随机指定,称为“知贡举”,一旦指定了主考官和两位副主考官,为了避嫌,避免行贿受贿,受命的官员需住宿于尚书省贡院,锁门谢客,直至考试结束,都不得与外人往来。
这些新增的制度从方方面面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杜袅袅也明白,虽然制度严密,但只要有人参与,便会有操作的空间,因此在罚则篇中加重了参与科举舞弊的刑罚和责任,以起到威慑作用。
吏部侍郎科举舞弊案在朝中乃至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新发布的科举录取榜单赫然去除了文远侯家的两位儿子,补录了冯孝、徐廉两位才子。
随之而来的考试新规,让世家权贵们认识到,即便再想让自家子孙入仕,也不能去触碰舞弊这条红线,文远侯一家便是前车之鉴。
百姓们听闻行贿受贿的官员落马,奔走相告,对更加偏向于普通学子的考试新规,无不交口称赞,拍手叫好。
文徳殿,颂景帝将陶玠和杜袅袅唤来,这一年来二人的功绩他看在眼里,也到了该嘉奖的时候。
“杜员外郎,科举改制,你功劳不小,说说吧,想要朕如何奖赏你啊。任何奖赏你都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