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啊,是骡子是马,官家一看便知。只要我等用功读书,他日登科,必能光宗耀祖。”
有农妇带着儿子也来凑热闹,七八岁的孩童指着众人争相围观的告示公文问:“娘,这上面写的什么,怎么这么多人看?”
“听他们说,是朝廷发布了新制,我们老百姓也能考科举了。”
“娘,科举是什么?能当饭吃吗?”
“当然能了,等你中了状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来不及解释了,娘这就带你去书院报名,你好好跟着夫子读书,娘这辈子,就指着你了。”
街巷一角,费得晟远远望着欢欣鼓舞的人群,背着的手渐渐握紧。
他身旁立着的,正是文远侯。
“费侍郎,你之前跟我说的,科举改革有损天下读书人,他们必不会同意。可是你看看……”
费得晟唇角抿直,神色微愠,“侯爷,即便增加了两名副主考官,主考官的位置可还是我吏部说了算,眼下这局势,侯爷也看到了,若还想下官帮您,多少有些铤而走险。”
文远侯很快听出弦外之音,“侍郎大人,我们之前说好的交易可不能赖账,改革前,犬子便须仰仗侍郎大人,这改革后,当然更是了。有什么条件,费侍郎尽管提。”
费得晟眸色亮起,“听闻侯爷家中有一成色上好的羊脂白玉酒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