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陶玠直视蔺崇饱经沧桑的双目,内心非常清楚武将对于这个时代的失望。

“蔺将军,就是因为敌人还在,你才更应该返还朝堂,不是吗?只有站在沙场,你才有机会赢得胜利。”

徐尧的眼神亮了起来,不愧是大人啊,这么妙的回答,他怎么没想到。

蔺崇:“陶大人,你出身名门,可能不会理解,毫无根基的草民如何斗得过势力滔天的权贵。”

陶玠:“我理解。斗自然是斗不过。但将军可曾想过,朝廷为何会派我来招安?”

蔺崇:“为何?”

陶玠:“因为官家。他亲口嘱托我,定要请将军回朝。边关还等着将军去收复。”

“官家,他……真这么说?”蔺崇的语调不再平缓,眼睛像是沉寂的一潭死水忽地掀起激荡波澜,仿佛一个在刺骨的寒夜里踽踽独行已久的旅客,蓦然看到不远处的小屋挂着一盏昏黄温暖的明灯。

陶玠:“官家之言,岂敢杜撰。蔺将军,你若归降,朝廷定会委以重用,连同山寨的兄弟们,都可编入守卫军麾下,你不再是毫无根基的草民,你会有军功、同盟、甚至官家,作为你达成所愿的依托。”

“同盟?”蔺崇看着这位出自丹阳陶氏的年轻人,突然醒悟。

杜袅袅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这最后一把火也该烧了,“蔺叔叔,还记得我小时候办生辰宴,你送给我的这把银锁吗,上面写着海晏河清四字。青山不老人易老,难道蔺叔叔想等到晚年,守着这滑龙寨,写着什么,心在边关,身老宁州的凋零含恨之词吗?若真是这样,等到垂垂老矣、尚能饭否的时候,蔺叔叔可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