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原点+番外 甜麦子 1027 字 2024-01-03

他并不意外,把用过的粉笔丢回盒子里:“给你们科普一下,主要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李白写这篇文章是在向房琯、杜甫二人表达担忧之情,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也有说法认为李白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李白是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教室内静悄悄的,空调机呼呼地向上吹着冷风,冷气顺着天花板蔓延整个室内。

讲台上莫添身后黑中透出点墨绿的黑板上苍劲有力地写着,蜀道难三个大字。

“但以上三种说法经后续多方验证,皆不符合史实,”他手撑着讲台,“是以第四种说法才是大众认可的、具有可考性的。”

他接着说:“这篇文章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元年至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底下的孩子们都安静地听着,莫添直起身子,看着他们笑了,说:“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哪种说法,都突出一个‘难’字。这篇文章的题眼同样是难——蜀道难,人生难。”

“《蜀道难》以描述蜀地环境恶劣过渡到末尾点出小人恶劣,”他说,“李白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大家参考。”

讲台下,坐在座位上的孩子们都抬头看着讲台上,莫添转了话题:“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会在开学第一周带你们学习这篇课文吗?”

“我只是想告诉你们,蜀道难。”他顿了顿,“李白劝王炎,前路艰难,你且快快离开吧。但王炎或许有不得不去蜀地的理由,他有自己的考量。李白作为好友能劝一句前路艰险,却不可能代替他去感受。”

“此外,李白写的是人生前路,你们背的是题目考卷。《蜀道难》固然是你们学习道路上的一道难关,但请珍惜这道难关,因为跨过之后,没了课本题海,你们面临的是真正的蜀道难人生路。”

“我希望语文在你们眼里,不止是一个数字,也不单是一道难题,”他说,“无论是诗词歌赋,亦或是文章经典,都应该是前人叙出后人未走的路,后人看清前人历经的桥。希望你们看待学习,能保持激情,寻找乐趣,无论是哪一科,无论你喜欢与否。”

一长段话说完,莫添停下来,突然很生动地挑了下眉:“当然,以上都是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