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案’虽说鳌拜是始作俑者,可最终还不是为了掩盖你们爱新觉罗一家入关以后的罪行,父亲和庄伯父、朱伯父他们,不过是如实编撰了史实,如何就要遭这等灭族大祸?”
康熙:“自古以来,身为统治者,哪个手上不是沾满鲜血。”
李氏:“皇上难道认为,手上不沾满鲜血,就不能统治这个国家了吗?”
“玄烨很厉害的,他不会这样。”阿梨突然道。
“他不曾寄希望于屠杀来抹灭事实,否则他绝不会放你;他也少有对人斩尽杀绝,鳌拜威胁皇权,玄烨亦看在他曾建立赫赫战功的份上,没有杀他,只是将他囚禁起来。”
“皇上还很关心子女和后宫的妃嫔们,时常教导孩子,体贴关心妃嫔。纵然是帝王家无情,玄烨却努力做一个有情人。”阿梨笃定道。
康熙大为震撼,望着阿梨笃定的神色,心中万般滋味涌现,如何也挪不开眼了。
“李姐姐,你父亲如何,并不是只由皇上来评判的,江南的乡亲学子们,他们对于此案,皆有自己的看法。况且还有后人在,此案若是沉冤,终有昭雪的一日。”阿梨又对李氏道。
她记得,在书中曾看到,“明史案”在官方资料中只字不提,在民间却口口相传。历经几代人后,中断的《明史》被后人续写,冤案也得以昭雪。
阿梨的话让李氏想起刑场上哀鸿遍野,江南众人义愤填膺的样子。是了,有他们在,有自己在,此案就不会消失,终有一天能昭雪。
李氏决定先去铁岭一趟,在养父李永芳的坟前磕头道别,再向江南而去,继续完成父亲的宏愿,等待时机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