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的、是我的,总算能吃到烤鸭了。”
“诶,我还得等一轮。”
“某也是。”
“店家炉子太小,应该砌大点的才好。”
“甚是!”
萧懿费心费力做烤鸭完全只是因为有个吃货突然馋了,从没有将店肆改成烤鸭专营店的意思, 也不想大炉子在院子里碍事, 所以礼貌婉拒这群饕餮大军的建议。
目前炉子一次性出四只鸭,每烤一批要两刻钟, 所以一天最多出炉二三十只鸭。二三十只鸭, 对嗷嗷待哺的烤鸭拥护者来说简直是洒洒水而已, 相当于沧海一粟、牛之一毛。
而店肆又不接受预订, 每人限点一只, 于是食客们总结了一套抢烤鸭的方法:早,必须早!离午时或酉时不到, 就派一人提前去食肆领餐牌等候, 甚至还花钱雇佣人排队。
萧懿真的很懵, 难道黄牛这一职业要在唐朝出现了嘛!
程娘子将片好的烤鸭呈到餐案,仅仅几步路程吸引得厅堂里所有人的目光。食客们渴望地凝视枣红色光泽的鸭皮, 火烤后的焦香四周环绕,不禁想象用春饼包裹它时的美味。他们的唾液疯狂分泌, 但只得猛灌几杯水压制住。
烤鸭的拥有者见旁人纷纷漏出歆羡、嫉恨的表情,更得意了。他故意放慢动作, 夹起一片嫩薄的鸭肉仔细观瞻,然后微沾甜面酱,一口卷入腹中。
“唔,人间美味!鸭皮酥脆,肉嫩香甜,焦火气中混着果木香。脂和肉烤的恰到好处,多一分则腻,少一分则柴!”
其他食客听不下去,太折磨人了!有人半途放弃,先点京酱肉丝过过嘴瘾,有人则一颗红星向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