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善战,拿下西突厥应是早晚的事儿,何况还有姚望将军,果真虎父无犬子!”
“姚望?是率三千步骑出银山道,夜袭焉耆,生擒龙突骑支的那人?”
“对,因擒焉耆王有功,姚望迁任安西副都护。想当年他兄长也是难得的少年英才,只可惜在讨高昌时战死。”
“着实令人惋惜,姚家出英烈啊!”
“姚望好像还是泰康三年的进士,文武兼备,全才也。”
“素知小姚将军有勇有谋,未曾想到他还是进士出身哩。”
这群女眷要不是皇亲国戚,要不就是嫁入官宦门庭,因此她们对时事格外关注,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前线的战争。
“泰康三年的进士?那我和阿妹可能还见过哩。那年我们偷去曲江看新科进士游园,还记得杏花开得好生热闹,车马如龙,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高密唏嘘岁月的流逝,当年探花郎也不知在何地了。
“阿妹,你还记得吗?”高密随口一问。
襄阳垂眼低眉,轻吹盏里的汤,渡了一口到嘴边,慢条斯理地回:“那么久远的事儿了,我怎么还会记得。”
“忘性真大。你跑丢半个时辰,我差点急晕过去,如今你居然毫无印象。”
高密想到那年两人偷溜出宫,江边走着走着就不见阿妹踪影了,害得她完全没心思看新科进士,还好终归赶在宫门落钥前回去了。
“还有这事儿?真记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