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我在长安开食肆 盘歌 992 字 2024-01-03

倏忽温风至,因循大暑来。萧懿看六月的雨也尽了,老天爷可能几天后就能高温飙升起来,得准备另一种适合夏天的早餐了。

她想做凉皮。

凉皮很多地方都有,传说这道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凉皮又分为米皮和面皮,萧懿更喜欢面皮些,劲道有嚼劲。

每个地方的凉皮口味不一样,最常见的是西安凉皮、甘肃酿皮,总之还是北方为主。她是地道的南方人,但是家乡也有凉皮,而且和别处都不同。

犹记起上学时,每天捧着一次性餐盒边走边嗦凉皮,刚好吃完就到学校门口,她总是踩点进教室。

同学们也不用问就知道你的早餐是什么,因为一张嘴,浓重的蒜味就暴露无疑了。所以她总是讲究的嚼一片事后口香糖,还要埋怨:“好吃是好吃,就是味道太重了”。

萧懿工作后离开家乡就很难找到这样的凉皮了,只有回家才能吃个够本。她想着往事,一幕幕如过眼云烟,生出几分怅然来了。好在她算是随遇而安的人,看着眼前的面团重新投入了制作凉皮的工作中。

关于家乡的凉皮来源,她也查过资料,问过父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群北方人当时分配到家乡的工厂支援建设,他们的北方胃大抵还是更适应面食一些,于是也把凉皮带到了南方小镇,再深深地扎了根。它成为了土生土长的南方小孩新的乡愁。

长大后走过很多地方,萧懿觉得家乡的凉皮和新疆石河子凉皮比较相似,颜色呈现淡黄色,且都注重汤料。汤料要十余种香料熬制,她为了尽量凑齐原材料可没少在西市里折腾。

本朝人民也很爱食用冷淘,但是民间的做法比较单一。现在流行的槐叶冷淘,以前还是御厨太官专供给朝会官员们的吃食呢,前几年才传入市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