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郎行事很有条理章法,像娘子哩。”原来怀念萧母,孙媪原先就是跟在萧母身旁的,感情也更深。
萧懿顿了顿,起了一个话头,“阿姆,儿想每人一件青衣小甲,绣上食肆名,可费事?”她拿起笔大致画了个轮廓,推到孙媪眼前。
“女郎明日顺带去裁些布,我和阿田不出三天便可制成成衣。”
这样一来,店服也搞定了,家有一宝啊。
自这动员会开完,家里的人全忙碌起来了。店铺整体不大变,倒是翻新得快。从店门外向里看,首先是正对门的长长吧台。吧台分了两个功能区,靠厨房侧是点餐区,墙壁上挂着的菜名木牌,另一头则是调配饮品区,架上摆放着各式杯子和工具。吧台正中有扇小门方便进出。
走进店内,原木桌上配有素色花瓶,方桌排布错落有致,顶部垂吊偏橙柱形灯笼,给餐厅添了一抹亮色。墙壁通刷米白,靠墙一侧有一人食桌板,墙上为了避免空旷配上粗绳、枯木做成的抽象画。萧懿从木柴里随便找的枝丫,找了粗麻线缠着玩的,反正以后有食客的墨宝还可替换。
店铺左侧有竖着的一米多高原木挡板,绕过挡板会发现挡板后是窄柜,放着花束和餐具,这主要是为了更便捷服务两个包间客人。
包间居中是一张八人圆桌,凳子配置的是带有靠背的胡凳,隐囊置于其上,舒适惬意感倍加。两包间一名“东篱”一名“南山”,陶渊明的诗和餐厅就是绝配。包间与包间用屏风隔开,朝外的这侧装有竹帘,竹帘落地就自成独立空间了。
此次装修和萧懿预期契合度很高,等挂上牌匾和幌子就齐了。
装修是和试菜穿插进行的,萧懿首先演示的是福鼎肉片,也有叫瘦肉丸的。选取猪后腿肉,剔去筋膜,洗净切成小块,和姜片一同剁成肉泥。当然力气活拜托方大了
“肉泥越细腻越好。”萧懿和程娘子强调,不肖说,程娘子已经进入一级警备状态,因识字不多只得默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