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个大工程。
近几年因为玄烨吃永和宫膳房的饭吃得越来越多,永和宫膳房已经几乎快要变成‘御膳房’。
玄烨日用的份例很多都会送到永和宫膳房,日常玄烨收到各省督抚的一些贡品,分完其他人的,剩下连同玄烨的份例,也多是直接进了沈菡的口袋。
所以永和宫膳房里光是各项食材进出、贡品周转的底簿,就已经攒了整整三大箱。
其中还有人员变动、银钱使费、库房结转等各种琐事,无比繁杂细碎,一点儿针头线脑的东西都要盘点清楚。
杨清新这些日子焦头烂额,沈菡看着眼前这些箱子也是头疼不已。
常东跟沈菡汇报:“禀主子,目前暂时只核出了一个大致的总账。历年拨过来的各类筵宴使费,现下账上结余二百一十三两。买办肉类底簿上结余三百五十二两,菜库的交接账结余较少,只有五十三两……”
还有其他与膳食原料有关的调味料、油料、燃料等账册,每种东西还不是归一个衙门管。
像筵宴的各项使费,归光禄寺管,平常吃的肉类除了直接分过来的份例和贡品,还会分给一部分支买肉类的银钱,这个要和御膳房下面的买办肉类处交接。
蔬菜的份例和银两要和菜库交接对账,冰糖、八宝糖等糖类,膳房日用的黄蜡、白蜡、羊油蜡,采买的香油、灯油等等,归广储司管……
虽然这些都不用沈菡亲自核算,但每一本她都得仔细过目,然后行印,最后才能封账入库。
沈菡抚额:“一点一点来吧。”
这件事比搬家还麻烦,根本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全理清的,只能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