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一事,请教摄政王高见。”镇国公大概是见季语白谈的是前面两件事,有点担心吵了数月余科举议题又要延后,忙问。

“诸如各位所见,朝堂上下官员皆缺三之二,各部门的臣子们,一人身肩数职才堪堪将部门运转过来,但也时常出现纰漏,导致部门之间争端,上下级之间沟通不畅等等问题。

长此以往官员苦,百姓苦,郦朝苦定然是不行,先皇帝死前托孤将国家交到我们五个手中,是希望我们能将国家搞好,而不是争论规矩长规矩短。”季语白这是回答镇国公的话。

镇国公脸微微一热:“臣失虑了。”

季语白目光依次看向周侍郎、胡寺卿、张少卿:“本王明白,众位都是赤胆忠心的良臣,都是在为国家着想。我也有个自己的浅见,聊表一番。

这次我们同样按照传统科举的方式选拔官员,文举秋闱和春闱,考两次不变,但时间统一调整放在开年春天。武举两次与文举相差半月左右。考文举的可以考武举,考武举的可以考文举,两不误!

往年我们考试后,立刻就亲封官职和名次,而这次因值国丧期间,我们得变一种做法。”

众臣伸着脖子听得非常认真,喧闹的朝堂雅雀无声。

“考试后,各位学子根据名次进入各个部门任职,从任职到国丧结束这段时间有俸禄代理职位却不正式任命。国丧结束后,根据代理职位期间表现,由上级,同僚,百姓评分通过,进行正式任命。

懒政、道德品行不佳,能力不足的可一一降职或取消职位。而那些勤政、道德高尚、能力强的一一升职或嘉奖。诸位以为如何?”季语白将后世的实习期给加了进去,就是考上了还不行,还得实习一年多才能被正式录用。

“高!”镇国公等四位辅国大臣,听闻后,激动得脸色潮红,眼睛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