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来看,朝中也应当变上一变了。

因循守旧可不好。

好在他和商琅择出来的人还不少,等廷试之后,挑出一个来丢到荆州去,余下的就可以用来给朝中引活水了。

顾峤打算得十分地好,加上有商琅在一旁陪着,这几日心情都是极佳,一直延续到了廷试当日。

顾及到那些贡士们的路途远近,廷试开始的时间比朝会要晚上许多,顾峤一早起来,甚至还有功夫同商琅好好地用个膳。

“先生觉着,今日廷试,那几人会如何?”顾峤先商琅一步用完膳,便一直托腮在旁边等着,等到人放下筷子的时候,便开口。

“待到崇英殿上,陛下一试便知。”商琅并没有直接下定论。

这段时间两个人也就只是看过了那些贡士们的策论,至于品行样貌一概不知,均要等到崇英殿上才可见分晓。

大桓科举一直有个习惯,廷试之前一概只论学问,均是糊名考教,到了廷试之前,礼部才会将通过会试的那些贡士的各种信息给探查个清楚,以供帝王参考。

虽然说依照才学,顾峤跟商琅已经大概择出了几人来,但若是这其中有谁品行不端,依旧不可入朝。

“只希望这其中别出什么幺蛾子。”顾峤随口说了一句,随后就让宫人撤了吃食,他和商琅一同往崇英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