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澜这辈子,除了科研,就是讲课。
每个月的第三周“江澜日”,如今已经发展成了全国科研工作者最喜欢的日子。
大会堂也从原来的能容纳5000人,到现在能容纳5万人。
忘了说了,这个会堂建在清大附近,不属于清大,是官方特别为江澜建的一个会堂。
江澜现在的资产,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花国,甚至是世界首富了。
他每年的专利费,比一个城市gdp还要高。
江澜用自己的资金,建立了一个科学奖项,名字叫做“花国科技奖”。
奖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物理、化学、数学、医学、生物、信息、工程、经济等。
很多人都说他傻,他应该跟诺奖创始人一样,把自己名字冠上去。
可江澜觉得,国家大义应该摆在前方。
他希望那些得奖的人,不忘初心,用心建设国家。
至于名气什么,人死了之后,又何必在意这些虚的呢?
该他得到的名气和历史评价,一分都不会少。
不该他得到的,又何必眷恋呢?
最初江澜实验室招募的10个研究员,如今也都成了华科院的院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
依托于“江澜日”,江澜的门生远远不止这些,甚至可以说是遍布整个花国。
江澜这一生,获奖无数,科学界的大满贯就不要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