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逐渐接近尾声,这时候压轴的大佬们才开始真正上场了。

大佬就是大佬,哪怕江澜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大佬的厉害之处。

可惜了,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

如果是五十年代,他还真想见见相对论奠基人。

就在交流会结束当天,花国代表团的成员们收到了一大堆的邀请函。

“不得了啊,小江可真受欢迎啊。”

“就是啊,恨不得把他留下来,这群外国佬还真是精明。”

“小江又年轻天赋又强,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可是强多了。”

说实话,任何行业的同行之间肯定有竞争也有嫉妒心理,可有时候就是没办法。

科研这个事情不比其他,不是靠努力就能弥补的,这真的要看天赋。

很多人活到了六七十岁,手上一个科研成果都没有,也就打打下手混混日子。

像江澜这样,三十岁不到就手握多个专利的人,谁看了不羡慕呢。

只是羡慕之余,老专家们又有一种后继有人的欣慰感。

他们反倒是希望江澜越来越优秀,能够把花国的科研世界给撑起来,不要再被西方给欺负了。

“我挑了几份邀请函,这些可以尝试去一下。”

江澜把几份邀请函单独放在了一边。

“福斯特生产汽车和机械部件高精密仪器,艾格这边生产的是医疗器械,我们要是能去他们那边的工程考察一下就好了。”

刘教授有些迟疑,“这倒是不错,只是他们会同意吗?”

“会同意的,看看而已,我们就两只眼睛,又不是透视机器,又拿不走技术的。”

江澜笑了笑,其他人不是透视机器,他可不一定了,他就是准备透视机器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