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山上捡柴去买的壮劳力很少,县城有个码头,每日往来船只不少,农闲时候,附近村里有些力气的人更愿意去那里做工,挣得要比在家中捡柴的多不少。

是以,这一路上,林清见到的大都是些妇孺孩童,若是碰上认识的便打个招呼,若是不认识的……

如今林清因着各种传言也算得上村里的‘名人’,村里人大都是认识他的,这时候要么对方跟他拉几句家常,说说林清该怎么称呼她,要么两人就笑着点点头,错身各走各的。

就因为最近捡柴,林清认识了村里不少人,也亏得他虽身子弱,记性却不错,人家说过一次,就能记在心里,下次遇见也能准确称呼人家。

一路走走停停,林清看到柴火就装进身后的背篓里,等背篓装满了回去的路上再看到一些,他就用麻布条绑起来一小捆,拎着下山。

骨头还是第一次独自跟林清进山,没了蒋子尧在身边,它仿佛也意识到自己是只‘大狗’,要承担起保护主人的重担了,一路上虽也被山中事物吸引注意,但一直在林清身边转悠,没跑的太远。

山下的徐婶子现在已经在忙活了。

现下不是农忙,村里不少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大都是喝粥。不过建房子都是体力活,蒋子尧给的食材干粮也不吝啬,顿顿有馒头或者干饭,菜是素菜居多,偶尔也能吃上一两块肉,这可比村里不少人伙食都好。

徐婶子自从接了这活儿,早饭和她家哥儿,她家要去县里做活的男人一起吃,午饭晚饭,一日三餐,一餐不落,生活水准也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