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还要喷洒几遍清水,晒在顶好的阳光底下漂麻。

这还不是全部。

漂好的麻条还得用清水浸泡,一点点撕成小片,再将过粗的麻条一点点分成丝线般的麻纱,用纯手工将麻纱捻成一股,这一步也叫绩接。

麻纱捻好了,还得缠成麻团,最后放在木架也是整经架子上按顺序来回的绕。

整经架子上来回绕出的长度大概就是布匹最终的长度了。

但因为苎麻里头的纤维韧劲不够,麻线也不够光滑,所以往往还需要刷上一层米浆增加弹性,待麻线粗糙的表面变的光滑之后才能上织布家织成麻布。

到了织麻布这个环节也不容易,环境太干燥麻纱就会断裂。

并且一般麻布厚度轻薄,只适合当夏布,保暖性远远不如棉布。

这就是阮老头子对织造麻布的所有印象了。

因为麻布费事的制造方法以及只适合夏天穿的缺点,所以但凡手里有钱有布票的社员都不会轻易去织麻布。

织麻布耗时耗力的还不如去上工干活。反正衣裳省着点穿,凑合凑合,也还能将就。

阮老头子缓缓蹲下,略微粗糙的大手在大木盆里挑了挑。

眼前的麻不仅形态和寻常的麻不一样,好像处理麻的方法也不一样,就像是被简化了一样?至于简化到什么程度,阮老头子也没处理过,所以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