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老头子表示他也不知道啊。
不过没等阮老头子开问,对面的邓国庆就一边给钱一边解释了:“大队长,我和收购站的同志们来的时候就商量好价格了。这是县长都认可的好猪,所以我们一致给了一块五一斤的价。”
其实哪怕不抛出县长这个名头,邓国庆也有别的理由可以说,只不过这个最合理、更有说服力。
“啥?!”老李的惊叫脱口而出。一旁阮老头子的表情也没好到哪去,他原本以为能给个一块钱一斤就是高价了, 没想到比他想的还多了五毛!
这零头的五毛放在别的大队里可就是收猪的全价了。
阮老头子目光纠结,犹豫了一下才道:“这样合规矩吗?”原本以为要吃点亏 ,现在看来好像也没吃亏?
阮老头子的纠结和犹豫都是有原因的。
乡下人打心眼里不太喜欢养猪。人都吃不饱肚子的年月,猪得吃的多才能长肉就够难为人的了,但公社收购站收购任务猪的价格还不咋高。
以前清河大队的任务猪都是四毛五一斤交给公社收购站的,可人家转手就卖到九毛八还要肉票。
一斤肉就得亏五毛,一两百斤就得亏多少了?农民实在是不容易啊。
主要这猪卖出去以后,大队的社员想买肉吃得花钱就不说了、还得要票,他们又不是城里的工人,哪里有什么肉票?还不是得花钱去跟人换。
所以社员们以前都不乐意养猪,给猪吃还不如给家里的大孙子吃呢。
资料参考
此时按理说阮老头子把大队的猪都卖出了一个超出心理价位的高价应该是要开心的,但他忍不住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