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阿妹和女儿再怎么解释都没用, 仿佛只要是过点好日子就一定是来路不正的。
后来还是回家陪父母住了几天的柳沄沄及时赶回来, 拿出了薛阿妹帮她做好的一大包衣服。
看着和母女俩穿在身上的差不多, 这群人才勉强结束了议论。
但很快,矛头又转向了柳沄沄,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让人家给她做那么多好看的衣服,谁知道是怀着什么心思?
好在柳沄沄事先对这种事情就有了预料,对他们的争论不屑一顾,反倒是听谁上午讲了这种话,下午就给他家送一件崭新的衣服。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口风不仅在短短三天内又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还成功激起了大家的购买欲。
毕竟当初送第一件的时候,柳沄沄就强调过,这一件只是让大家帮着宣传,等以后生意做起来了,可别忘了来捧场。
再怎么传闲话,也都好面子。这些人若是听到邻居家谁满口答应了要买,编马上也和柳沄沄强调,到时候一定要给自己也留一件。
本来大家对这种花里胡哨的奇装异服还是一种犹豫态度,直到后来报纸上登了,北京那边有国外的设计师在街上穿着各种衣服走秀,院里院外的,才放开了压抑已久的心,天天催着柳沄沄和薛阿妹她们,快点做出来更好的衣服。
柳沄沄当然也没闲着,趁着暑假不太忙的那几天,带纪禄源一起搭项海和同事的车,去南边便宜买回来了一些不一样的布料,也借机学习借鉴了不少新款式。
不过是区区两三个月,薛阿妹就从被外人瞧不起的活寡妇,凭自己的本事,成了远近小有有名气的巧裁缝。
脱离了米钢的日子,整个家变得焕然一新。休养了快一年的时间薛宁,也看上去气色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