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妙音性格温顺, 对武媚娘极为恭谨,晨昏定省,日日不落。饶是武媚娘这么高要求的人对她也时有称赞,说是有大家风范。
太子李弘体弱多病,自从杨妙音嫁进来后,细心照顾太子,又将后院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她又友爱弟妹。宫中上下无不交口称赞太子妃贤惠之名。
武婧儿私下里和云川感叹道:“太子妃是个了不得的人才。”
云川笑道:“世家大族娘子学得就是人际交往的功夫,你当做了不起,说不定人家习以为常。”武婧儿听了深以为然。
武媚娘当初是以太子婚事为由让武婧儿留在长安。如今太子已成婚,武婧儿就想回到苏州,她身上还带着江南道织造使的差事呢。
“你呀就是劳碌的命。”武婧儿过来辞别,武媚娘数落她道。
武婧儿讪讪一笑,突然想起一事,转移了话题:“太子成亲之时,梦年捎来一封家书,说茶叶、棉布和白糖在吐谷浑卖得好。弘化公主和可汗想在边境建一个榷场,想必过不多久就会上折子说这事。”
武媚娘微微沉吟,道:“我等他们上折子再说,我记得弘化公主的二子该娶亲了。织造局的棉布能供应上吗?”
武婧儿摇摇头道:“不一定,需求量太大,织造局产量太小一时半刻供应不上。不过江南家家纺纱织布,若有商人去收,我觉得倒是能供应上。”
武媚娘颔首:“你回苏州后,根据当地的情况,把织造局未来的发展计划和产能给我拟一份折子上来。写了就要给我落实,不许弄虚作假。”
武婧儿保证:“没问题,我从不说大话。”
武媚娘对武婧儿的人品还是很信任的,想了想道:“你想要什么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