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建纺织局的规模要远远大于之前在歙州建的茶厂。武婧儿准备起数百间门房屋,打造数千张织机,将纺织局建成一个容纳数千人的手工工场。

然而,此地人力和物资有限,一切都得慢慢来。

万丈高楼平地起,武婧儿开始招人建屋子。除了屋子,去籽弹花纺纱织布的机子也都没有。

武婧儿搓搓脸,对于这个时代,要吃猪肉从养猪开始这样的事情,她已经习惯了。

幸好,她从皇宫之中带来了几个熟练的木匠。这些工匠带着招来的人,统一尺寸和标准,将机子拆分成数十条生产线,最后将这些零件组装成型。

除了建造纺织局,武婧儿也开始了纺织业务。她一边从百姓手里以市价收购棉花和棉纱,而后又将这些棉花棉纱让百姓以来料加工的方式最终织成棉布。

最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地区的纺织水平并不高,织出的布既粗糙又慢。武婧儿一时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导致收上来不少瑕疵棉纱和棉布。

武婧儿连忙派了宫女红药和百合组织培训织工。红药和百合是武媚娘送来的宫女,来自尚衣局,擅长纺纱织布,对棉花纺织的流程很是熟悉,由她们去培训再合适不过。

除了红药和百合外,还有七人,分别叫房如雪、青梅、紫菀、海棠、芙蓉、茉莉和丁香。

其中房如雪是正八品司衣,今年约莫二十岁,看姓氏就知道是因房遗爱谋反案没入掖庭为奴的房家后人。

武婧儿初开始听到房如雪的名字时,心中犹豫了下,但想到媚娘既然将人送来,那就说明这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