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跟娘回去!”拉着顾玖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训,“你怎么就不知道害臊呢,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顾玖抱着高氏的手臂,“这不是在自己家嘛,您和谢湛又不是外人。您看我在外面,多稳重一人啊,什么时候不着调过?”

两人说话的声音渐行渐远,谢湛才把双手放下来,长长舒口气,接着就控制不住笑起来。

笑容在他脸上越绽放越大,九娘这样可爱又特别的姑娘是属于他的,这辈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谢湛虽说跟谢五郎说今后不用上学了,但也并不清闲,还要去孔老府上,把考试时写的时务策默一遍给孔老看,以便孔老提前预判一下结果。

接下来的日子,也是马不停蹄的忙碌。

学子们的宴请、文会都得参加。

大缙科举制度开始实行没有多少年,制度并不完善,而且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九品中正制的举荐制度。

因此,个人名声还是很重要的,有一个好的文名,就很有可能在科考中胜出。

科举考试的卷纸都不糊名,考官有可能打开一份试卷,一看姓名,哦,这个人名声很响啊,他出过什么诗集,文采相当出色。

就这一句话,这份考卷的主人就有可能名列前茅。

所以最后的结果出来之前,名声还是要经营经营的。

谢湛因为顾玖给了几百首冠绝古今的诗文,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灵感,诗文早已有了质的飞跃。

本来就已经在文坛盛名远播,这几日,每次文会,都能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诗文来,几日功夫,谢湛之名更上一层楼。

于是,等放榜这日,看到谢湛的名字高居榜首之时,大家全都觉得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