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旭的脸色一下就变了,安四娘也是神情大变,兄妹俩明显想到了什么。
谢五郎提醒一句,虽然有些好奇,但跟人不熟,也不好追问。
回到歇脚的地方,打算休息一会儿,吃点干粮,下晌还要继续赶路。
谢家是在谢五郎离开三个月后,才接到他的第一封家书。
信上说在神策军中适应良好,一切平安,在京城的房子已经买到了,托了陆阿牛的关系,买了座三进的院子。
地方不大,暂时可以落脚,若是将来嫌小,再换大的云云。
通篇除了报平安,就是一通接一通的废话,今天训练了什么,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跟隔壁谁谁切磋,揍趴了几个。
事无巨细,拉拉杂杂,没个重点。
高氏让谢湛执笔,给他写了回信,还是老生常谈的各种嘱咐,最多的还是叮嘱他少惹事,遇事多动脑,能忍则忍。
给谢五郎的家书刚寄走,邓先生和陈鸣谦两人接到了太医署的调令。
陈鸣谦是在医署学习期满,邓先生是因为京城某家权贵担心女儿难产,找到郑太医令,动用了关系,调邓先生入京任职。
顾玖被封康宁郡主,不是他们想调就能调的,只能从邓先生这边下手。
好在这两年壹医堂又新加入几个好苗子,顾玖倾力培养,都能够独当一面,没有邓先生影响不大。
邓先生和陈鸣谦在新年后启程进京,哪知没多久,权贵们调不了的顾玖,被宣平帝遣中官来宣州,招往京城。
因为宣平帝病了,整个太医署束手无策,只好招顾玖进京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