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小倌死的惨状,那杯子呀,笔搁呀,赵大老爷就忍不住埋怨赵羽,干嘛非要那样折腾人?难怪人家怨气不散。

赵氏族人愤怒不已,纷纷要求赵大老爷立刻把赵羽装进棺材,移出祠堂安置。

祠堂发丧,表示家族看重,在自己的院子发丧的,一般都是家里不重视的人,如庶子或者妾室。

赵大老爷把做官的兄弟搬出来,软硬兼施,也没能压下众怒,只得把赵羽搬到他自己的院子发丧。

……

顾玖趴在梯子上,使劲探着脑袋,奈何啥也看不见。但就算看不见,也总觉得趴墙头能感受下隔壁的氛围。

谢湛在下面扶着梯子,仰头道:“下来吧,太远了,什么也看不见。”

顾玖悻悻然从梯子上下来,边往下爬边念叨:“看不见也就算了,居然连声音也听不到,就看见一群人进进出出了!”

谢湛好笑不已,“你干脆去人家家里看热闹得了。”

顾玖双眉一挑,眼睛立刻睁圆了,“欸,可以呀!要不,我和娘一起去赵家吊唁一下?咱们好歹是邻居,不去不合适吧?”

其实昨日姚三娘已经来谢家商量这个问题了,一条巷子里住着,别人家里有丧事了,理应去吊唁。

死者是年轻男子,该由家里同辈的男子去,何况谢湛、姚大郎,还有赵羽同在州学读书。

姚三娘来找高氏商量,等散学了,请谢湛和姚大郎一起过去。

高氏问了谢湛的意思,谢湛称在学里和赵羽有些不愉快,不打算去,就回绝了姚三娘。

谢湛刮了刮她的鼻子,“当年诸葛亮气死周瑜,再上门拜祭,明晃晃的欺负人家东吴没人。现在咱把人家打一顿,再上门吊唁,这不明摆着打人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