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湛的声音沉沉,“居虎偃才修建三年不到,当年泾州王拿着朝廷拨的百万两白银,主理修建居虎偃,耗时四年,征役夫十万,劳民伤财,却经不起一场暴雨……”
他摇着头,语气充满深深的无奈。
谢二郎坐在地上,闻言大骂:“娘的,要说没有偷工减料,鬼都不信!狗日的不缺吃不缺穿,贪那么多银子也不怕生儿子没屁眼。”
高氏回头轻叱:“老二住口,什么话都敢胡咧咧!”
喝止了谢二郎,高氏侧头安慰谢湛:“事情已经发生了,忧心也没用,忧思伤身,你要先顾着自己的身体。”
谢湛和高氏的对话都刻意压低了声音,奈何顾玖离得近,听了个一清二楚。
听三个人谈话,顾玖才知道,原来这次洪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居虎偃是泾州王主理修建,而且他偷工减料,把钱贪污了,所以豆腐渣工程不堪一击,造成如今的灾祸。
让她不理解的是,谢湛是读书人,忧国忧民还能说得通,但高氏说话文绉绉的,半点不像一个山野村妇了。
不管是呵斥谢二郎的谨慎,还是劝导谢湛的遣词,像个知书达理,有见识的人。
谢家人善良豁达,兄友弟恭,三个媳妇虽没多大见识,却也良善知礼,说明高氏教育孩子和治家很有一套。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窝在穷乡僻壤了?
天眼看要完全黑了,这时候打不远处走来两个人。
看他们来的方向,距离槐树村民不远,像是早早就在那边了。
来人没走近就开始打招呼,“可是槐树村的?谢村长在不在?”